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以群众之力办好群众之事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基层干部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上群策群力,不断干出让农民群众认可的实绩。“集众思,广忠益。”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智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8户农民用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定格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进入新时代,亿万群众凝心聚力摘穷帽、拔穷根,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群众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党员干部要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聚合群众向心力、激发群众创造力,群策群力、不懈奋斗,推动复兴道路越走越宽广。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在宁德,为听到偏远乡村的百姓心声,沿着柴刀砍出的荆棘山路“三进下党”;在福州,要求机关单位公开电话,解决群众反映的办事找人难、打电话难问题;在浙江,带领省级领导“下访浦江”,主动倾听来访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眼睛向下、走进群众,是总书记从政一以贯之的品格。党员干部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充分发挥民智,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从“被动问”到“主动管”的转变。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群众的生活更富裕、更加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更是使命所系。须敢于担当作为,在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冲在前头、干在深处,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用心系于民的真挚情怀和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聚焦发展所需,聚力群众所盼,把对群众最浓的情,化成最重的承诺、最硬的措施、最大的投入,将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切身相关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王梦洁、周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