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组织部门要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人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跃因子,点燃生产力求“新”提“质”的发展引擎。
人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要在精准引育中不断推动人才队伍的内涵提升与结构优化,以人才队伍的量变催生生产力的质变。要对接产业发展需要靶向招引,立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对人才队伍结构进行前瞻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梳理形成重点人才目录,持续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速集聚,实施新质生产力人才专项计划,研究制定更加开放有效的顶尖人才支持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出海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通过投资并购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尖端人才,以全球化视野实现顶尖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跃升。要聚焦人才效能转化打破壁垒,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改革,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以原始性创新、创造性贡献为落脚点,对招引的关键紧缺人才和项目施行企业“举荐制”、赛事“遴选制”、融资“直通制”,充分激发人才领跑新赛道、创造新优势的强劲动能。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打通基础研究与市场应用的通道,为集成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搭建高能级平台,将人才创新创业之“势”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之“能”。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聚势攻尖”,链接大院大所,共建院士工作站、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完善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体系建设,支持人才担纲开展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推动实现原始突破、勇攀科技高峰。打造项目孵化平台聚力转化,聚合国、省级科创载体,着力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人才企业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为领军人才携“硬科技”成果创业承接融通要素资源,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打造产业创新平台聚能强链,围绕破解新兴未来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鼓励高层次人才牵头,依托龙头企业、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开展“上下游”互动合作、产学研协同攻关,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赋能产业链发展攀高向新。
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要素的飞跃和组合方式的革新,要在资源要素配置中发挥协调者、保障者的关键作用,着力打造优质资源要素向创新人才汇集的引力场。建强人才服务体系全程保障,深化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组建人才工作专班、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一把手”挂帅、“一人一策一专班”定向服务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听意见、问需求、链资源,将精准服务贯穿人才技术攻关全过程。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全力支持,聚焦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大事,系统集成、用心用情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持续优化人才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人才金融“大拼图”,以定制化金融产品带动针对性资源整合,营造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发展生态。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全面激励,坚持以创新价值为导向,探索激活知识、技术、管理等优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有效路径,推动人才收入与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密切联系,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促进更多创新人才成为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引领者、推动者、参与者。
(无锡市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