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组织部门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足“引、育、用、留”功夫,擘画“人才济济、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盛景。
广开门路,精确“引”才。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对人才越重视、越追求,越能源源不断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之势。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紧扣乡村振兴需求,以“缺什么、引什么”为遵循,通过举办乡村发展论坛、乡土人才联谊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新乡贤等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破除思想束缚,广开选人渠道,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依托驻外流动党组织、商会及招商引资点,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延伸人才引进触角,引导有知识、有技能的各领域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持续扩充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蓄水池,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多措并举,精细“育”才。“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程,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只有不断给人才强筋壮骨、蓄能充电,才能持续释放发展效能,让人才绽放更大光芒。应坚持全方位育才,既培养“一招鲜”专家,也培养“全能通”高手,根据人才的专业、层次、岗位等,制定短、中、长期培养规划,构建分类施策、覆盖全面、资源共享、梯次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采取自我引荐、组织推荐、综合比选等方式,重点扶持培养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专家、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以人才的“头雁”效应,带动服务乡村振兴。
知人善任,精准“用”才。“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关键在知人善任。以用为本,坚持把用好人才作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中心环节,撬动社会资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使多元化的人才发展项目平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搭建平台,加快建设个性化创新育才孵化器,实现项目建设与人才要素精准匹配、岗位缺口和就业技能精准对接,使乡土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完善机制,注重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考核管理制度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努力营造客观公正、崇尚创新、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励广大人才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以人为本,精心“留”才。留才,实质是留心,只有打造出“拴心留人”的环境,才能让各类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心甘情愿留乡。优化人才服务,按照“一人一策”思路,从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着手,推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强化政治吸纳,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鼓励推荐各层级优秀人才进入“两代表一委员”队伍,增强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成就感、获得感。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定期培优树典,加大对优秀人才、先进事迹、重大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不断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风尚,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愿景”一步步变成美好“实景”。
(沛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