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激发社工队伍干劲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直面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作出一系列制度规定,明确一揽子重点任务。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配强、能力增强、激励加强,持续激发干劲活力,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实人才支撑。

突出“人”这个关键,力量上全面配强。社区工作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最具体,社区工作者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晋升空间有限、工作压力较大、报酬待遇偏低等现实问题,“人难选、流动频”成为困扰社区治理的难点堵点,需要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专业化社区工作者力量。发挥基层社区党组织“主心骨”作用,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建强社区“两委”班子,壮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力量,用好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资源,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全面配强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紧盯“事”这个要求,能力上持续增强。社区舞台虽小,但也可以有大的作为。社区工作者处理着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群众日常“针头线脑”,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效能。紧盯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提升政治素质、履职本领为重点,抓实初任培训、定期轮训、跟班锻炼等制度,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现场观摩等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党建业务、群众工作、应急处突等能力。加大“全科社工”培养,打破“一人一岗”“条块分割”的传统服务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引导社区工作者在“察民意、解难题、暖民心”的实际行动中树牢为民造福理念,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人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定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树牢“用”这个导向,激励上系统加强。“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实现社区工作者队伍质量提升,既要引得进、育得好、用得对,还要确保留得住。打通发展通道,及时将优秀社区工作者培养成“两委”专职成员、优秀“两委”专职成员培养成社区党组织书记。突出待遇保障,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调整、薪酬待遇、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着力解决“干长干短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问题。注重奖优评先,推荐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增进人文关怀,定期组织体检和关爱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保障社区工作者安心安身安业。

(射阳县委组织部 李泽润、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