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减”“增”之间见长效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切实效果,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不仅要把负担降下来,还要让效能提起来,让基层干部甩开包袱、轻装上阵,有更多精力办实事解难题。

减负增能,减负是措施、增能是目的,增减并举、双向发力,是持续巩固基层减负成效的应有之义。对基层而言,“减负”重在减形式主义、减层层加码,“增能”重在增工作效能、给实干赋能,“减”“增”之间,既松了绑,又加了油,是基层减负工作的一体推进。基层减负不是“一减了之”,如何更好为基层减负增能,需要在思想根源上下功夫,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在直面问题中提升“减”的质效,在综合施策中激活“增”的动力,带头整治形式主义,带头树立良好作风,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清晰的权责体系是基层工作的基础,基层有时候之所以会感到负担过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权责不匹配”。当前,为基层减负增能,重点是要下大力气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不仅把“应减之负”降下来,还要让“能负之责”强起来。坚持“给车减负”做减法,持续完善基层权责清单、规范村级挂牌、纠治过度留痕、精简考核事项等,特别是要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让基层“干什么活、办什么事、担什么责”一目了然。坚持“为马增能”做加法,积极推动资源资金、管理权限等向一线倾斜,让基层有充分的权限和充足的资源抓实主责主业、提升工作成效。

为基层减负增能,减的是不该承担的担子,增的是干事创业的动能。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广大基层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沿,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担负着造福百姓的重要责任。越是在担子重的时候,就越要爱护好“挑担人”。组织部门应树立“重视基层、关注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将落实鼓励激励担当作为措施与基层减负工作紧密衔接,把松绑减负与关爱赋能有机融合,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敢作敢为敢担当。同时,也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既大刀阔斧破除形式主义,又强化纪律狠抓工作落实,做到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

(张家港市委组织部 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