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章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组织部门要主动担责尽责,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强化党性锤炼为根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政绩观错位、事业观扭曲、责任心缺失,根子上在于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不牢。组织部门要把政绩观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把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以树牢实绩导向为关键。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正确用人导向,不仅是指引干部成长进步的风向标,也是引领干部干事创业的指挥棒。组织部门肩负着选干部、配班子的重要责任,要坚持凭实干实绩选用干部,注重近距离考察、多角度分析、具体化评价。经常性深入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发展一线识别干部,重点看是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否得到群众高度认可、是否取得扎实工作成效,大力选拔知重负重的“干将”、开拓进取的“闯将”、实干实绩的“能将”,让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吃苦者吃香,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混日子干部没市场,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导向。
以改进政绩考核为抓手。考核向哪里聚焦,干部就向哪里发力,政绩就在哪里体现。只有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才能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优化指标设置,把“考人”融入“考事”之中,既注重时间短、见效快、容易显山露水的“显绩”,也注重打基础、利长远、一时难以见效的“潜绩”,精准辨别真干与假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推动干部考核结果和单位等次、班子等次、干部等次直接挂钩,坚持“奖优”与“罚劣”双向发力,实现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引导党员干部以实干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 张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