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集结号。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放心不下”的精神状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凝聚起防汛救灾抢险的强大合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全面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抢险救援刻不容缓。越是险情当前,越需凝心聚力、风雨同舟;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担当奉献、共克时艰。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执着,到“洪水不退我不退”的铿锵誓言,从加固堤坝、封堵溃口的有效举措,到安置百姓、抢救财物的务实行动,党旗始终在防汛救灾抢险第一线高高飘扬。防汛不能停歇,抢险还在继续,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应对狂风暴雨带来的各种考验,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为科学的方法共同筑牢思想堤坝。
砥砺务实作风,始终坚守在防汛最前沿的地方。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救灾抢险各项工作,事关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福祉,必须思想上再重视、责任上再压实。要时刻绷紧安全度汛这根弦,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开展排查、健全应急预案,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将问题排查得更彻底一些,全面做好河道堤防、巡堤查险等工作。同时,要把群众安危放在心坎上,加大宣传防范力度,密切关注、科学研判本地区汛情发展变化,及时有序组织危险地区人员转移,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妥善解决受灾群众食物用水、安全住处、医疗服务等生活保障问题,以暖心之举、安心之策全面恢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扛起责任担当,始终冲锋在抢险最困难的地方。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支标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旗飘扬。面对防汛救灾抢险这场“大战大考”,广大党员干部在奋战、在流汗、在涉险,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诠释着初心使命。要发扬向“汛”而行的决心勇气,落实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认领“党员责任堤”等方式,把各方资源力量统筹起来、党员群众发动起来,筑牢防汛救灾抢险的坚强战斗堡垒。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各地党组织要坚持把防汛救灾抢险任务中的行为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的重要依据,及时发现并总结宣传先进典型,激发更多“先锋”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口豁得出来,在狂风暴雨中奋勇无畏向前、守护万家幸福。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守护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前,天气变化更加复杂,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必须清醒认识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树牢为民造福政绩观,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主动走进受灾地区察实情、听民声,搞明白、弄清楚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事不逃责、义不避难,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千方百计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让群众安心又放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持应急处突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预警建设、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态度防范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康、社会安宁。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