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永不过时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贡献的。改革潮起,击鼓催征。我们正处在将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关键时期,要将“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改革先机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冲破桎梏想出来、勇于实践试出来的。从小岗探路、深圳试水,到浦东闯关、前海开发,再到雄安启航,一系列勇于探索创新的举措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如果思想不解放,仅依靠传统思维模式,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关键,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才能找准改革突破的切入点着力点。

改革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不怕不惧,不躲不避,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应有之义。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困难险滩躲不开也绕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必须拿出“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信念、“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激情、“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胆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啃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涉别人不敢涉的险滩,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主动向阻碍发展的痛点堵点亮剑开刀。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唯此,方能使改革的能量更积聚,势头更强劲,闯出一片天地、拼出一个未来。

愿不愿意吃、敢不敢吃“螃蟹”,考验的是党性觉悟、意志品质,能不能啃得动、啃得下,考验的是能力素质、本领作风。党员干部应当持续学习吸收改革新理论、新思想,完善探寻改革思路必备的知识体系,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全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既需积极对接“上情”纲举目张,也需主动了解“下情”,多一些调研摸底,因地制宜地制定落地方案,促进上下融通、同心合力的良性循环。看准方向、选对路径、掌握方法,就要坚持走下去、干起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毅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攻坚善成,把改革愿景变成实景。


(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潘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