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在基层田埂拔节生长
发布时间:2024-12-02   来源:人民论坛网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基层青年干部是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活力源泉”,应当主动“向下扎根”从中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强本领增才干,以躬身的姿态、为民的志向、务实的行动成为发展的标杆、稳定的旗帜、群众的主心骨。

身到基层,在“实”与“研”中聚民意。“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最稳定的支撑在基层。只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基层干部当多到田间地头跑一跑、到项目一线看一看,直面群众提出来的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楚,做到条分缕析,从而推动党的好政策能一件件落实、一项项办好。

心到基层,在“深”与“真”中汇合力。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基层青年干部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脑海常浮群众期盼的目光,多听一些“乡音”、少讲一些“官话”,在“拉家常”时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在一条板凳上深挖百姓内心真情实感,心里时刻想着群众、装着群众,虚心接受群众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群众的知心朋友,用真心换真心,以真心赢民心,凝心聚力共促乡村全面振兴。

行到基层,在“干”与“学”中谋实绩。“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尽管改革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基层事务繁杂琐碎,但放眼宽广的基层土地,从改善民生到推动经济发展,从化解矛盾纠纷到落实政策法规,都为基层青年干部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的训练场和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基层党员干部需时刻保持学习的劲头,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认识水平,撸起裤脚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同劳作,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熟悉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克服“本领恐慌”。在乡村全面振兴、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项目中,敢于涉险滩、破坚冰,将群众的所需所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实绩实效促基层治理蹄疾步稳。

(灌云县委组织部王宇轩、同兴镇王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