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在寻常事中成就不寻常
发布时间:2024-12-0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在四川成都,有这样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队伍,他们不分昼夜、不论时节开展电力抢修,他们闻令而动、千里驰援进行应急保电。自成立以来的8000多天里,这支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守护近10万用户灯火常明,把解决老百姓的用电问题这件寻常小事化作经常。党员干部就当像他们一样,从做好群众身边的寻常事着手,把寻常事做得不寻常,用毕生心血和奋斗绘就让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寻常事中显温情,为民小事见初心。通到家门口的“摆渡巴士”“定制公交”,送上门的助老便民午餐,手机里的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网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往往是由一桩桩舒心、熨帖的“小确幸”积累起来的,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常常是在一件件寻常、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有“面面俱到”的关心,才有思虑周全的举措和勤恳务实的行动。党员干部要以“将心比心”的情怀甘做寻常事,捧出一颗真心,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去,和群众交朋友、拉家常、问冷暖,听见、听进、听懂群众的“槽点”。献出一片真情,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不敷衍不推诿,带着使命、饱含感情,办好利民之事,让群众看到便利、感到关爱、得到实惠。

寻常事里也有大学问,越是寻常之事,越能体现干部的干事态度、干事水平。从发一份问卷,到开一张证明,再到领一份补助,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要把其做得更有力度章法、更有成效亮点,无不检验着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做好寻常事贵在“见微知著”,群众的事情是具体的、琐碎的,需要对群众小事处处留心,走遍田间楼道工厂,听遍风声雨声心声,往“细”处深挖、往“精”处深思,从细枝末节发现民生难点、堵点,从“小切口”入题、“小板凳”答题、“小建议”破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小事当大事干,克服“过得去”“还凑合”的心态,对标新标准新要求,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努力在落细落小、做深做透中出彩,把“寻常”做成“超常”。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做一件寻常事容易,但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一直做好寻常事就是不寻常。谷文昌默默奉献十几年,建成一片防护林,在群众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小巷总理”林丹扎根社区50年,在居民需要时永远当好“服务员”;“老魏叔”魏德友为国守边六十载,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在寻常事中成就不寻常,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更不需要感召世人的豪言,靠的就是党员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要不计个人得失,一心造福人民,甘做累活、乐干苦差,把群众口碑当作最好的回报,在成就大我中实现小我。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在寻常岗位上,怀着平常心,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招一式扎实干,一点一滴认真抓,将一件件寻常事干到底、干出成效。

(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小明、前洲街道 周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