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为干部画好“精准像”,直接关系到干部考察工作质效,事关选准考实干部。在当下“人人皆可修图”的时代,为干部画像要坚决摒弃“修图美颜”的浮夸,倡导“生图直出”的本真。以不加修饰的笔触、精准无误的勾勒,如实映照干部的德才全貌与实干实绩,为组织选人用人呈上清晰可靠、纤毫毕现的“干部蓝本”,从而确保能者居其位,贤者尽其才。
“素颜出镜”拒绝“美颜滤镜”。真实可感是干部画像的生命。揆诸现实,一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或夸夸其谈成绩斐然,或刻意规避问题瑕疵,如同给干部形象加上了“美颜滤镜”,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失真失实。“素颜出镜”要求考察者变“被动等上门”为“主动登进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办公场所、指挥现场、工作前沿,“抽丝剥茧”获取第一手翔实资料,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干部。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既要考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也要关注其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力保干部形象真实可信,使优点不被肆意夸大,缺点亦无处遁形。
“细处着墨”避免“粗枝大叶”。“生图直出”的照片能够清晰地展现人物的每一处细节,干部画像亦应如此。传统的干部评价往往过于笼统宽泛,“工作认真负责”“能力较为突出”等表述屡见不鲜,缺乏具体事例支撑,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利于精准识别干部。干部考察时应善于捕捉细节,将干部在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决策过程、在处理复杂矛盾时的具体举措、在服务群众时的点滴言行都一一记录在案。既在大事上看德才,又在小事中察品行,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感、“雾里看花”的朦胧感,让组织对干部的认知更加立体、精准。
“动态抓拍”防止“静态摆拍”。干部的成长与表现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干部画像不能是一次考察时的“静态摆拍”,而应是长期跟踪、多时段“动态抓拍”的结果。有的地方对干部的考察仅停留在任前或年度考核等特定节点,忽视了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的发展变化,这就极易导致对干部的评价片面狭隘、有失偏颇。构建干部动态考察机制,犹如为干部成长铺设一条“时光轨道”,定期开展综合考察,不定期进行专项调研,对干部在不同工作阶段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重点关注干部在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在长期工作中是否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稳定的工作作风。通过“动态抓拍”,呈现干部成长“轨迹图”,为组织全面深入了解干部、合理恰当使用干部提供鲜活灵动、与时俱进的动态依据,真正做到“用人之长,避人之短,量才而用”。
(徐州市鼓楼区委组织部 王莹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