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再谈“摸着石头过河”
发布时间:2024-12-12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摸着石头过河”,过去是一句民间俗语,指的是在没有前人经验、没有现成的桥和船的情况下,要想过河就必须以身试水、摸索前进,现在这句话也形象描绘了改革初期既大胆开拓又稳妥推进的时代风貌。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虽然闯过了不少急难险滩,但依然要讲“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

一方面,这是出于对现实因素的谨慎考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水流更加湍急迅猛”。水流湍急的位置,往往也是水流动能最大的地方,整个社会对改革充满了期待,难免出现关于改革方向、方案、方法的大量观点。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被各种情绪所裹挟,必须善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改革方法论,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浅滩”、新“激流”,通过触摸一块又一块的“河中石”找准前行的方向,做到干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着力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另一方面,这是出于对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湍急的河里,不得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说改革开放搞了几十年了,现在什么问题都摸清楚了。如果都摸清楚了还要什么改革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九场区域发展座谈会密集召开,一域接着一域的改革探索,由点到面、由面到全国,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生动写照。面向实践前沿、未知领域,我们要传承弘扬好这一改革方法论,在一边摸索一边改革、一边改革一边摸索中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谱写“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新篇。

世间事,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摸着石头过河”的道理耳熟能详,但关键在于落实,穿鞋上路谁都能走,光脚下河却要看勇气和智慧。要有“敢摸石头过河”的勇气,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日益复杂的改革形势和各类难题,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啃硬骨头,以“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自觉勇挑重担。要有“善摸石头过河”的智慧,把握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坚持硬功夫与软办法辩证统一,既练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硬功夫,又学会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确保改革这艘大船在湍急的河流中行稳致远。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 赵磊、市委组织部 林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