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底,各类工作总结、计划扎堆,对照年初工作计划,细细盘点一年工作,不少同志发现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明明马不停蹄“卷”了一年,下笔却觉寥寥数语已道尽一年“辛苦”,计划失误、落实不力等不足倒是“一言难尽”,不禁发问“成绩都去哪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行动成效不佳,根子还在“知”上。实际工作中,部分同志勤于用力却疏于用脑,表现出“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接到工作任务,既不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也不把准内情、了解外情,急于出手,不分轻重,不讲方法,结果常常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事倍而功半。推动工作落实,不仅要有勇气和信心,还必须善于把握规律、讲求科学方法,遇事先想清楚后出手。
想清目标,守正不移。“做正确的事,永远不会错”,工作方向决定了工作终点,若是不顾目标,盲目发力,走得越快,损失越大,最终只能缘木求鱼。要想清定性目标与定量目标,对照工作要求、群众需求,对目标做出“质的规定”以定性,做出“量的细化”以定量,“质”“量”并举,方能切实可行,如整治文山会海是“质的规定”,缩减文件会议数量是“量的细化”,二者结合为基层“减负松绑”效果显著;要想清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放眼长远,系统谋划,立足当下,精准施策,在落实工作的动态过程中紧盯长远保持战略定力,瞄准当下保证精准有力,积小胜为大胜;要想清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立足全面,兼顾局部,将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价值结合统一,围绕整体,设计个体,统筹各方,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想清次序,忙而不乱。在谈及抓改革落实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事有轻重缓急,亦分难易快慢,处事要讲究章法和节奏。要学会用重要与紧急的坐标系排序,以紧急程度为横轴,越向右越紧急;以重要程度为纵轴,越向上越重要,第一至第四象限分别为:紧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但不重要四个象限,将事情按类摆放,处理顺序则为第一、二、四、三象限;在同一象限中再根据难易程度、见效快慢,进行排序,坚持先易后难,先完成再完美,确保精力优先投放在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问题、群众受惠最快速的领域,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想清方法,事半功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效率、结果也就不同。面对一般常规工作,要看过去、想未来、顾内外、学左右,深入了解前期背景基础,总结得失成败,预判未来走向结果,想好应对方案,立足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应对特殊工作,要找类似、抓堵点、引高维、化寻常,寻找过往类似工作,找出一般方法,在尝试套用中找出堵点,围绕堵点发散,寻找存在推动、阻碍关系的高相关性“人事物”,因势利导;陷入“僵局”时,尝试站在领导、专家的角度思考,引入“高维变量”破局,如单纯加大人工投入时间,无法在规定期限完成大量纸质数据统计任务时,引入扫描软件,转为电子数据,利用专业软件计算即可轻松完成。
“想清目标,排好次序,用对方法”,是一种工作思路,也是一种工作要求,党员干部要摈弃思的懒惰,对工作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坚持以终为始,精准发力,才能弥补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各项工作才能得以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和实施。
(淮安市涟水县五港镇组织委员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