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让缺点不“缺位”
发布时间:2024-12-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年关将至,为检验全年工作成效、推动任务落实,各地年度考核陆续开展。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一环,个别访谈是了解班子运转、干部表现和工作实绩的“关键一招”。然而,在现实中,部分访谈对象存在使缺点“缺位”、不足“潜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干部“画像”失真、“评分”失准,影响了年度考核精准性。

究其原因无非是一些访谈对象抱着“成人之美”的心态,抑或是心存顾虑,害怕会给考察组留下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负面印象,不愿意再“挑刺”“揭短”,甚至还有一部分谈话对象认为考核谈话与己无关,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个别访谈是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的基本方法,对客观真实评价干部、精准选育管用干部、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应加强对访谈对象的思想纠偏,教育引导他们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基本要求,不夸大、不隐瞒、不回避,客观、真实、准确地指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坦诚地提出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考核组成员也要下足“事前事后”功夫,提升谈话方式技巧,积极营造融洽、轻松的谈话氛围,多倾听、问细节,善于听“弦外音”“话里话”,引导谈话对象“打开话匣”“吐露心声”。

提升访谈技巧“找缺点”。访谈技巧运用得好可以快速了解掌握整个单位的“活情况”,准确定位班子运转存在的问题。“事前功夫”要到家。应事先通过查阅年终总结、日常形成的台账资料、干部档案、年度考核表等相关材料,全面了解领导干部工作履历、日常表现、奖励惩处等,对单位整体情况和干部表现留下“初印象”。氛围营造要融洽。谈话对象愿不愿谈,宽松的谈话氛围是关键,要热情主动说明来意,用好引导、交流、询问、追问等基本谈话方式,多以倾听者的身份,交谈具体事迹,多用“唠家常”的口吻,让访谈者放下顾虑、畅所欲言。访谈对象要区分。与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谈话时,要重点了解干部统筹能力、主要业绩、性格个性等,与其部门同事谈话时,要重点了解干部团结协作、待人处事、方式方法等情况,确保谈话内容既具全面性,又突出代表性。

倾听群众评价“问不足”。要把访谈贯穿于领导干部日常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考核中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到项目工地、街头巷尾、小区村社等地,问一问有没有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有没有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没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格局……以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同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标尺”,针对具体人、具体事,到群众中看表现、听评价,在实地考察中查出“实情”、问出不足。同时,访谈结束后,也要对访谈中了解的缺点和不足做出印证,行之有效提升年度考核的准确度。

(泗阳县委组织部  李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