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政者,正也。党员干部唯有加强修身立德、扣好人生扣子、为民务实有为,方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言传身教做到“言正”。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回首岁月之河,早期党的领导人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给子孙留下了对党的忠贞信仰和艰苦朴素的好作风;革命老人徐特立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爱国华侨陈嘉庚来到延安,看到毛泽东主席用自己种的白菜和豆角来招待自己,他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而不在西安。革命前辈的“正身”里盛着一个政党的本色、装着为民的初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和珍惜这种留品德、遗作风的高尚行为,继承和发扬好光荣传统,为子孙后代着想、对党的事业负责。
心底无私做到“心正”。政者,正道也,唯直行而后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好比万里长征,是一步接着一步的,倘若一步跟不上就会掉队落伍。周恩来总理在《过好“五关”》中就写道:“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警醒自己一刻也不忘思想改造。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解决好当官为什么、在位谋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是必须秉持的党性和操守。很多优秀党员干部正是坚持严于律己、自我修身,保持了共产党人的纯洁底色和先进本色,留下了照耀后人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境界。反观那些落马的“老虎”“苍蝇”,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没有把握好“正身”的价值取向,忘却了最初的入党誓言、丧失了党性原则、迷失了人生方向。
身体力行做到“身正”。政声著者,其身必正;其身不正,则政声难佳。留下什么“政声”,体现出党员干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员干部来说,工作岗位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平台,不是个人谋求私利的途径,为官一任就要承担一方责任。现如今,见兰考泡桐,人们想起焦裕禄;到大亮山林场,人们想起杨善洲;闻寿光蔬菜,人们想起王伯祥……他们之所以能让群众永远铭记,最重要原因就是淡泊名利、涵养正气,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多到一线看看,常到基层访访,想想百姓“还想什么”,民生“还要什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好的“政声”。
(宿迁市委组织部 曹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