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作为基层干部,要想关键时刻“顶得住”,日常工作就要“抓得紧”。“抓得紧”就是工作落实抓得到位,毫不放松、抓住不放,就是要做一名执行力强、务实高效的干部。
“勤”的行动是前提。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足下,成于勤勉。行动勤勉首先体现在对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上,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即知即办、立说立行。其次,行动勤勉要求干部主动作为,变“坐等上门”为“登门服务”。开展“走街串巷”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意,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再次,勤于学习提升。面对不断更新的政策法规和治理技术,基层干部必须保持“本领恐慌”的意识,通过定期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实”的作风是保障。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实”字当头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作风扎实,首要的是调查研究要实。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干部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小区楼院、背街小巷,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双眼发现问题。作风扎实还体现在“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的辩证统一中。一方面要精准领会上级精神,避免执行中的偏差走样;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居民的真实需求和街道的资源禀赋,开展工作才能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和认可。
“巧”的方法是支撑。基层工作不能仅凭热情和干劲,更需要智慧和技巧。方法精巧首先体现在“化整为零”的工作智慧上,将宏大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任务。如同建造摩天大厦,既需仰望星空的设计,更需脚踏实地的垒石。再次体现在分类施策的精准度上,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方法,如同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精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运用,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它要求我们既读万卷书,掌握各类知识,又行万里路,积累实战经验。
“合”的格局是源泉。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智慧永远大于个人才智。基层工作不是街道办事处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的“大合唱”。如同交响乐团的演奏,既需每位乐手的精湛技艺,更需指挥家的协调统领。我们要进一步激发居民自治主体意识,通过网格化治理、协商议事会等形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通过街道、派出所、社区、物业等各方配合,形成权责清晰、配合紧密的工作链条;通过讲好社区故事,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抓得紧”是态度、是过程,“顶得住”是结果、是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基层干部肩负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使命。唯有以“勤”的行动、“实”的作风、“巧”的方法、“合”的格局,紧紧抓好工作落实,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徐州市泉山区苏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拾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