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各级组织部门要聚焦“关键少数”强化教育培训、从严监督管理、鲜明用人导向,引导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引领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错把手中权力当作特权、把公职当作便利,思想深处并未真正树牢为民服务观念、筑牢拒腐防变底线。想要解决这些观念上的偏差,需要抓好“关键少数”政治训练,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纳入教育培训重点内容,综合运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剖析正反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手段淬炼政治忠诚,强化“关键少数”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督促带头严要求、转作风、树新风、展形象。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重点监督,不仅能明确权力边界、规范用权流程,也能及时发现和铲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防止歪风邪气蔓延扩散。以监督助推作风建设,既要紧盯领导干部工作中贯彻执行各项决策部署时的现实表现,也要积极探索“八小时外”监督的有效手段,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的干部监督体系。通过制定正反清单、建立廉政档案等,将“为民造福”“打基础利长远”等标准嵌入履职尽责的各环节。同时,畅通沟通渠道,掌握思想动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提醒帮助,实现以监督促整改,以监督促提升的良性发展。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队伍活力的源泉。只有把为人公道正派、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才能释放“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强烈信号,真正做到选用一个、激励一片,让好作风蔚然成风。要注重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改革攻坚等一线考察识别,优先重用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业绩突出的干部。精准运用“三个区分开来”,既严格执纪惩治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乱作为、不作为,又旗帜鲜明保护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真担当、实作为,对带队不力、违反规定的干部,细化情形、严格程序,坚决调整,引导“关键少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形成“头雁高飞群雁随”的生动局面。
(昆山市水务集团 程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