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发展伟业如万里征程,既需集中力量攻克关山险隘,亦需绵绵用力、润物无声。攻坚克难,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雷霆手段;久久为功,则是涵养深厚底蕴的恒久之策。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唯有精准识别、科学施策,方能行稳致远。
聚焦关键领域,打好“攻坚战”。攻坚战,贵在目标精准、火力集中,是破除瓶颈、打通堵点的必然选择。面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科研人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集中攻关、奋力突破,取得了载人航天、国产大飞机等一系列技术突破;化解重大风险挑战,须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迎难而上、果断处置;完成急难险重的民生实事,党员干部更需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俯下身子、精准帮扶,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这些举世成就无不印证,以攻坚之姿方能啃下“硬骨头”,打开新局面。
着眼长远基础,下足“长久功”。久久为功,重在方向坚定、持续发力,是培育沃土、厚植根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工作耐心、战略定力。生态文明建设,非朝夕可成,需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像保护眼睛般守护绿水青山;涵养优良作风,亦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方能正气长存。在久久为功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代人的坚守让塞罕坝从荒漠变林海,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让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凡功在千秋之事,必以滴水穿石之功,绵绵用力,方能铸就磐石之基。
精准识变施为,贵在统筹兼顾。对于不同的问题,据实审视,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不搞“一刀切”,考验的是智慧与担当。党员干部须练就“火眼金睛”,准确判断哪些是亟待突破的“堡垒”,哪些是需长期培育的“森林”。攻坚时,要雷厉风行、尽锐出战,力求毕其功于一役;久久为功时,则需保持定力、稳扎稳打,不因一时未见成效而气馁,不因路途漫长而改弦更张,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唯有将攻坚的锐气与坚守的韧劲熔于一炉,善作善成,方能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
( 仪征市委组织部 牛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