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新官”要敢理“旧账”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    

检验干部的格局、担当与能力,既要看其开拓新局的闯劲,也要察其化解积弊的韧劲。衡量干部是否过硬、能否负重,一把至关重要的标尺,就在于其是否具备“新官敢理旧账”的魄力,能否拿出“死结变活扣”的真招,让盘根错节的历史遗留问题终见解决曙光。

理旧账是政治责任,必须直面问题、精准把脉。所谓“旧账”,往往是人事更迭未结的责任、政策衔接不畅的困境或体制转型待解的难题。面对这些“烫手山芋”,回避推诿、击鼓传花、消极躺平或挑肥拣瘦,都是担当精神缺失的表现。事业是场接力赛,接棒者承继的不仅是权力,更有未竟使命和群众期盼。回避旧账,任由堵点变痛点,既辜负群众,更动摇事业根基,累积的问题终将侵蚀公信、拖累发展。要扛牢政治责任,摒弃“鸵鸟心态”,主动上前,系统梳理历史脉络,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精准揪出问题症结所在。绝不能以“历史成因复杂”为万能挡箭牌,行推诿塞责之实。要建立清晰的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为化解奠定坚实基础。

理旧账靠实干担当,必须动真碰硬、善用实招。旧账之所以难解,在于其盘根错节、牵涉面广。仅靠“等靠要”或空喊口号,问题只会原地打转甚至恶化。那种用“问题还在研究”“时机未到”“风险需防控”等辞令来掩饰不作为、包装畏缩的行为,实则是把刻板当严谨、把懒怠当周全,是更具隐蔽性的作风之弊。化解旧账核心在拿出实招硬招,力戒空谈推诿。对于信访积案、征迁遗留、烂尾工程等“硬骨头”,领导干部必须挂帅亲为、动真碰硬。要善于综合施策,“政策铺路”寻找突破口,“法律托底”明晰边界和路径,“协商搭桥”凝聚共识。要区分问题性质与症结,因案施策、分类处置。对每一个难题,都要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发力,务求实效。坚决杜绝以“程序正确”掩盖行动缺失。

理旧账要科学推进,必须初心为民、着眼长远。化解旧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群众利益、夯实发展基础、赢得民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任何方案若不能换来群众舒展的眉头和真心的认可,就是失了灵魂的纸面文章,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结果经得起群众检验。化解旧账绝非事业的终点,必须处理好历史包袱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既要勇当解决历史难题的“拆弹专家”,更要善做谋划未来的“规划师”,讲求科学方法,平衡“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对于论证不充分、条件确实不成熟的事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宁可留白以待未来,也不可盲目冒进、透支资源换取虚名。

(高邮市委组织部 谢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