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谨防工作“浅落实”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一文中指出,必须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实践表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当前,抓落实应谨防存在“浅表化”“空心化”现象,一些工作看似有部署、有动作、有痕迹,却如沙滩流水,未达其根。推动落实,动作频频、费时不少,但却流于形式、未见成效。如此“浅落实”,既与干部担当作为相悖,更会贻误事业发展。

“浅落实”不是真落实,而是形式主义作祟的伪落实、空落实。现实中,一些工作出发点是好的、理论是对的,但一投入具体实践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个别干部抓落实“重表轻里”,喊着“主动作为”的口号,却做着“浮于表面”的工作,最终只发挥“无关痛痒”的作用。还有的推动工作“虎头蛇尾”,开局轰轰烈烈,过程无声无息,结果不了了之,做了和没做一样,该干的工作成了“打水漂”“放空炮”。工作要真正落实,必须摒弃“表面功夫”,做好“里子文章”。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导向,把准落实的方向、方略和方法,聚焦突破点、着力点,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资源用到刀刃上,冲着问题去、盯住关键干,多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办成一些有温度、管长远的好事。

落实缺深度,根子在态度。干一项工作,开局破题不容易,紧抓在手、抓深抓透更不容易,关键在干部、关键看作风。干部抓落实“动作快”“走在前”本无可非议,但如若只为装样摆拍、作态弄影,必然是思想认识上出了偏差,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深抓落实、抓好落实,首在保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沉下心来研究真问题、剖析真矛盾,找准制约落实的堵点、卡点、难点,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绳锯木断”的恒心,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既要立足当下,雷厉风行解决面前问题,也要着眼长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抓实、抓深、抓到位。

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纠治“浅落实”,必须下足“深功夫”。推动落实要“谋深”,坚决破除“拍脑袋”决策,要深入研判推动落实的潜在风险、资源瓶颈和执行梗阻,制定方案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行不行”“怎么样”,保证落实方案目标科学、路径清晰、措施精准,从源头避免方向不明、脱离实际的“浅落实”“空落实”。落实执行要“做深”,保持“钻”的劲头,敢于较真碰硬,下大力气啃硬骨头、破坚冰。落实成效要“加深”,不满足于“做了”,持之以恒追求“做好”“做优”,不仅看显性指标,更看隐性变化、长远效益、群众口碑,推动相关工作从“点上突破”向“面上开花”深化。

(宿迁市委组织部  薄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