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将逐步展开,“两委”换届绝非简单的基层组织人事更替,更是基层治理力量的结构性重塑。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既是巩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组织部门要下好“两委”换届“先手棋”,靠前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两委”换届换出活力、换出实效,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科学研判,精准提升固基础。“两委”换届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注度高,拿出“提前量”、做足“预备课”,方能做到底数清、方向明、步子稳。要“下深水”走访调研,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村社一线,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全面摸排村社基本情况、班子运转效能、干部作风口碑,重点掌握思想动态、风险隐患、意见建议,综合研判现任村社干部的工作成熟度、群众认可度,为后续精准制定换届策略、科学选配班子成员提供决策依据。针对选情复杂、矛盾突出的重难点村社,要建立“一村(社区)一策”研判机制,下足“绣花功夫”,逐项整治、限时整改,确保问题清仓见底、隐患彻底销号,为“两委”换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广纳贤才,选优配强优梯队。一兵不能成将,独木不能成林。“两委”换届不能“现搁萝卜现挖坑”,须以长远眼光筑好后备人才“蓄水池”。一方面,拓宽渠道“开源引才”,坚持“内培”和“外引”双向发力,既注重从本地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优秀青年、党员骨干中深度挖潜、跟踪培养,也要巧借乡情纽带汇智聚才,感召在外优秀人才“衔泥归巢”“反哺桑梓”。另一方面,精耕细作“墩苗壮骨”,建立健全“两委”后备力量培养机制,实施“导师帮带”“青蓝结对”,针对性安排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后备人选跟岗锻炼,让其在矛盾调解、服务群众的一线经风雨、见世面,持续提升“两委”后备队伍能力素质,确保“好苗子”能顶得上、干得好。
严明纪律,筑牢防线护清风。换届纪律是换届工作的生命线,严肃换届纪律是确保换届风清气正的关键。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明确“十严禁”纪律红线,为换届选举定下“铁规矩”、划实“硬杠杆”,做好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全覆盖宣传解读、学习培训,确保“严的要求”“铁的纪律”入脑入心。要织密监督“防护网”,联动纪检监察部门、村务(居务)监督委员会等全程参与监督,确保法定程序不变通、必经步骤不减少;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广泛发动“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等担任“换届观察员”,紧盯选民登记、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开展实时监督,严防出现拉票贿选、干扰破坏等违纪违法行为,以公平公正的换届选举配强治理力量、凝聚党心民心。
(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 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