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谋定后动方致远
发布时间:2025-09-0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孙子兵法》有言:“谋定而后动。”意指周密谋划后再行动。所谓“谋定”,并非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实为洞察全局、周密准备。改革发展大业千头万绪,尤需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唯有保持定力、坚守耐心,不急于一时、不争于一夕,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方可事半功倍、行稳致远。

然而,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改革发展重任,一些干部却表现出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倾向:有的热衷于“立竿见影”,重显绩轻潜绩;有的沉溺于“速战速决”,重速度轻效益;有的醉心于“遍地开花”,重数量轻质量……这些现象背后,正是战略定力的缺失和系统思维的不足。实践证明,若无视现实情况,一味盲目推进,必会产生“疏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越是风高浪急,越要沉着冷静;越是形势复杂,越要谋定后动。

察而后能谋,谋而后能动。“定谋”的前提,在于深入调研、精准研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以脚底沾泥、耳贴大地的态度,深入到群众中听真话、察实情、找问题。要善于“解剖麻雀”,通过典型样本分析,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深挖根源症结、理顺思路举措,把问题的本质规律把握准,把工作的难点堵点琢磨透,从而抓准“牛鼻子”,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

“谋在前”绝不是找理由、“撂挑子”,而是讲节奏、重章法,以确定性的准备应对不确定的挑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应当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综合考虑全过程、各方面要素,既立足本地、又着眼全域,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当然,“谋”不可无限推延,“决”更需把握火候。若是“谋而不决”,则会陷入无休止论证而贻误时机;若是“决而不谋”,可能因一时冲动而盲目决策。必须把握好“时、度、效”,辩证处理好“快与慢”、“急与缓”的关系,在奋斗中保持冷静思考的自觉,于纷繁中坚守专注谋划的定力,情况明朗、思路清晰的,就果断决策、争取主动;方向未明、意见不一的,则审慎研究、充分论证,力争在“山重水复”中找到“柳暗花明”,从“悬而未决”迈向“水落石出”。

谋定后动,基础在“谋”,落脚在“动”。一旦“看准了”,便得“抓紧干”。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只满足于谋定而后动,更要追求谋定而快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抢时间、赶进度,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注重实效、追求实绩,始终秉持“一竿子插到底”的魄力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对认定的事紧盯不放,对定下的事持之以恒,对已干的事一抓到底,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盐城市委组织部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