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凡学有所长者,皆可为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真正走进群众、真心请教群众、真实服务群众,将群众智慧更好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务实成效。
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走进群众中。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和国家事业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都凝结着人民群众鲜活的智慧。从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沙,到孔繁森两次进藏服务牧民;从杨善洲荒山播绿惠百姓,到李保国扎根太行传授技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从而建立深厚而密切的鱼水之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在生活上与群众走近,感情上与群众拉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才能从群众那里“听到真话,得传真经”,不断把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以“拜人民为师”的诚意探寻真办法。“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计于民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政策落实怎样,群众体会最深刻;成效如何,群众也最有发言权。群众意见建议中往往蕴含着基层一线真实的诉求,能够提供更多的认知视角和解决方案。面对新形势下日趋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仅仅依靠“老经验”“旧办法”是不行的,只有用好人民群众这本“无字之书”,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力量。党员干部须真心实意拜人民为师,善于从群众生动鲜活的实践创造中汲取经验智慧,不断提炼总结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新经验、新方法,在学以致用中不断改进服务群众的作风、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努力将接地气的“金点子”转化为改革发展的“金果子”。
以“向人民学习”的态度干出好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以民为师”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只有把群众的“真知灼见”转化为良策实招、融入具体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把工作实践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干事创业中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梳理心愿清单,立足本职,逐一研究、逐一破解,以踏实肯干、埋头实干、紧张快干的实际行动纾解民困、造福民生。要以民心为尺、以民意为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时刻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接受他们的意见和批评,在群众意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 杨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