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当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初心映照征途,用行动践行使命,推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把历史记到“具体”,才能把精神刻进“心里”。抗战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用热血书写的壮歌。14年的烽火岁月中,有张自忠将军“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的肝胆赤诚,有东北抗联战士“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坚韧不拔,还有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前高声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凛然气节……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让历史照进现实、用故事传递信仰。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化身“宣讲员”,走进社区院落、深入基层一线,善用微视频、情景党课等鲜活载体,带领人民群众回望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冰封雪覆的密营、血泪交织的家书和铿锵不屈的誓言,搭建起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让伟大抗战精神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使红色记忆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更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见证。从地道战、地雷战中涌现的群众智慧,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从沂蒙红嫂无私哺育伤员,到后方群众节衣缩食支援前线……我们党始终坚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凝聚起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的强大合力。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这段鱼水情深的历史中充分汲取经验,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一线,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与群众同甘共苦、携手奋斗中,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是创造新的伟业。伟大抗战精神从不只是历史的背影,而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精神火炬。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伟大抗战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与重大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做到担苦不怯、担难不畏、担重不辞、担险不惧。在乡村振兴一线躬身耕耘、挥洒汗水,在科技攻关前沿大胆探索、勇攀高峰,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深入调研、打通堵点,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应对变局,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扫清发展障碍,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磅礴力量。
(常州经开区遥观镇 倪天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