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在一线锤炼“民心”基本功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群众诉求多元复杂,选派年轻干部深入信访一线挂职锻炼,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成为各地培养干部的有效举措。如何在直面民情、处理矛盾中,褪去“书生气”、沾染“泥土香”、练就“真功夫”,也成为年轻干部的“必修课”。

要涵养“为民初心”,把稳人生航向。信访工作事关大局稳定,事关改革发展,事关群众根本利益,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面对这些复杂问题,是选择“绕着走”“向上推”,还是“迎着上”“主动揽”,考验的是年轻干部的初心纯度。要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三个重要”的定位,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特别注重防范化解在党的建设、民生改善、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各类风险,防止一般性风险向政治性风险转化。要站稳人民立场,积极投身群众接访和积案化解工作,遇事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心实意解决群众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帮扶困难群众,培养“民呼我为”的行动自觉,把服务群众的初心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

要磨砺“办事耐心”,保持良好心态。信访挂职的年轻干部文化水平高、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是组织挑选的各单位、各领域的“好苗子”。但是面对信访工作这个涉及政策、法律、情理的交叉领域,面对群众带着怨气、焦虑甚至误解而来,要保持“板凳要坐十年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虚心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努力将理论知识的“书生气”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工匠气”。要甘当“小学生”,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职责任务,遵循信访工作“五项原则”,努力学习相关政策业务、法律法规和工作方法,特别注重学习信访部门老同志的宝贵经验,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增长才干,尽快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勇做“实干家”,坚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多上几回“刀山火海”,沉得住气、耐得住烦,从对群众的一声问候、为群众倒的一杯热茶开始,让群众把话说完、把情绪释放完,真心倾听、耐心疏导,真正融入信访工作,在实践实战中履职尽责,在担当作为中历练成长。

要秉持“破解决心”,锤炼过硬本领。信访问题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矛盾的交织,是多年积压的“硬骨头”,同时也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个案背后可能折射出政策盲点或治理短板。要勇做难题破解者,克服畏难情绪,发挥年轻干部善于开拓创新的优势,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做法,创造性地开展信访工作,在原则范围内灵活寻找“最优解”,让干部群众感到“新人、新面孔、更有新思路、新办法”。即便诉求无法满足,也要关心其实际困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链接社会资源,给予“暖心之情”。要争当治理参谋手,善于“解剖麻雀”,把信访作为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检验政策得失的“试金石”,善于从群众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为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实现“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跨越,努力把信访工作过程变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扬州市委组织部 缪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