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作风建设“一篙松劲退千寻”
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快活三里”为喻,深刻阐明作风建设歇不得的深刻道理。泰山中麓有一段平路,名曰“快活三里”。游人爬山至此,多感疲乏,喜在此歇脚喘息。然山间挑山工却鲜少久留,因他们深谙:歇久了,腿易“发懒”,再攀陡峻“十八盘”,便倍感艰难。这一形象比喻警示我们,在作风建设征程中,“快活三里”犹如阶段性成效带来的片刻安逸,若沉迷其中、不愿进取,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再攀维艰。

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后,容易产生“歇歇脚”“松口气”的心态。有的认为突出问题已基本解决,可以“马放南山”,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视而不见;有的感到持续纠治“四风”太辛苦,希望“适可而止”,工作中开始出现“疲劳综合征”;还有的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畏难发愁,锐气消减,甚至开始打“擦边球”、搞“变通”。这些现象,恰如攀登者贪恋“快活三里”的平坦舒适,却忘了前方“十八盘”的严峻挑战。究其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斗争精神有所消磨、纪律意识树得不牢。这种“中途懈怠”现象,不仅可能导致老问题反弹回潮,更会使新矛盾积重难返,最终损害党的形象,侵蚀执政根基,辜负人民期待。

“快活三里”歇不得,关键在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如果满足于已有成绩,在紧要关头松懈停顿,就会功亏一篑。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滚石上山”的劲头,坚定“爬坡过坎”的勇气,以钉钉子精神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寸步不让,深化整治,方能防止“一篙松劲退千寻”,最终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

不歇脚,方能至顶峰。克服“快活三里”的懈怠诱惑,需要个人的修为和制度的约束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必须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政绩观,坚决摒弃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思想,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恒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同时,需健全长效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强化监督问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党员干部既不敢、也不能、更不想在作风问题上松懈滑坡。强调“休不得”并非要求蛮干。要注重结合实际,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严格要求,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保护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风建设已进入攻坚克难、深化拓展的关键时期,前方仍有“十八盘”需要奋力攀登。广大党员干部当时刻警醒,摒弃“快活三里”的懈怠之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高邮市委组织部 王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