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力担当与善摆脱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菜根谭》有言:“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这深刻揭示了力担当与善摆脱的辩证关系:前者是挺膺负责的刚健,后者是收放自如的智慧,共同托起干事创业的格局。

何谓力担当?是危急关头站得出、关键时刻豁得出、平常时候看得出。担当绝非口号,而是将“国之大者”化为“行之实者”,将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将群众的叹息变为笑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治理能力要求高,干部若仅满足于“守摊子”“过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必将在时代大潮中被淘汰。

担当需要勇气和智慧,仅凭“蛮劲”是不行的。现实中,有的人“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却沉溺于报表、迎检、留痕的空转,这是拿起事务却放下实效;有的遇事先避责,将责任推给程序,矛盾上交上级,这是拿起程序却放下担当;有的固守思维定势,面对新挑战沿用旧办法,这是拿起惯性却放下创新。诸般症结,病根皆在于只学“拿起”,未真学会“放下”。

善摆脱,首在摆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软捆绑”。文山会海非真作为,指尖负担挤占脚下泥土;督查检查评比泛滥,看似传导压力,实则推卸责任。要从文山会海中抽身出来,将时间用于调研、政策落地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摆脱思维定势的“硬壳”。时代飞驰,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若仍以老办法解新问题,便如堂吉诃德战风车,热闹却徒劳。要摆脱本领恐慌的“暗礁”。面对新业态新技术,保持“空杯心态”,向实践、群众和时代学习,使能力始终匹配岗位与使命。

力担当与善摆脱,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拿起的是责任与民心,放下的是包袱与私心,二者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担当不摆脱,易陷事务主义,“忙而无效”;只摆脱不担当,或滑向机会主义,成“甩手掌柜”。唯有在拿得起与放得下间动态平衡,方能于纷繁复杂中抓住“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把力担当的忠诚与善摆脱的智慧结合起来,就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民之要事”,既“埋头拉车”也“抬头看路”,善于从迷雾中把握本质,于千头万绪中拎出主线,在多重目标前保持清醒,科学取舍,避免陷入事务主义窠臼,真正做到“得其大者兼其小”。要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杜绝“形象工程”与“政绩冲动”,甩开膀子干实事,走出材料美颜、痕迹主义的怪圈,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要时刻抵制权力诱惑与腐蚀,保持对“围猎”的警觉,在人情往来中守住底线,在灯红酒绿中保持本色,避免掉进陷阱、缠上水草。

(扬州市委组织部  姜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