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为官莫做“客里空”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客里空”,原义是苏联剧本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编造虚假新闻的记者形象,后来成为那些作风浮夸、华而不实者的“代名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以“客里空”作喻告诫党员干部,在福建师范大学与师生交流时,总书记叮嘱同学们要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必须远离“客里空”作风,在真抓实干中筑牢实事求是根基,才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客里空”做派,喜欢“做秀”而不是“做事”,讲经验头头是道,谈成绩天花乱坠,说落实避重就轻,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惯于用“言语秀”来获取“印象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也为这类“客里空”式干部画像:“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不难看出,“客里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更深一层看,“客里空”现象之所以有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既是部分干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扭曲造成的,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的结果。其本质是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利益,他们重显绩轻潜绩,把工作当成“任务”,把群众当成“过客”,只念“唱功”不练“做功”,对本职工作“不上心”,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使劲”。倘若任由这种“客里空”作风发展下去,不仅会消磨干事热情、损害干部形象,也会导致民心渐远、不利于各项工作真正贯彻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有力证明,“客里空”是不可取的,实干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蓝图的唯一途径。但铲除“客里空”的生存土壤,绝不是仅靠喊喊口号、耍耍嘴皮就能实现的,必须追根溯源、一抓到底。思想上要有唯实精神,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勇于自我革命,以政治忠诚的堂堂正气镇住“客里空”的邪气。行动上要有求实态度,树牢真抓实干的政绩观,敢于直面问题,干净干事、大胆创业,以“行动派”和“实干家”的本色摒弃“客里空”的思维,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成效上要有务实的作风,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和监督管理机制,突出“实绩惠民”的价值取向,大力培树清风正气,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

(邳州市委组织部 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