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厘清政绩“俊”与“丑”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搞GDP论英雄,别的都忽略不计,一俊遮百丑。现在很多事一丑掩百俊,一件事搞坏了,信誉、形象、声誉马上就下去。老百姓的感受在哪方面最强烈,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政绩的“俊”与“丑”,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反思何为真正的“俊”,何为必须避免的“丑”,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现实中,“丑”的表现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是藏在民生细节里的“疏忽”与“偏差”。有的干部在推进民生工程中重开头轻收尾,“民心工程”变成群众抱怨的“糟心工程”;在政策落实中重传达轻落地,耗费群众的信任与期待;在服务群众时重程序轻温度,看似“合规”的操作,实则冷了群众的心。这些“丑事”没有宏大的场面,却直戳群众生活痛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远非几项亮点工作就能抵消。

“为官避事平生耻”,“一丑掩百俊”的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有的干部将为民服务停留在口号层面,工作中优先考虑的是上级满不满意、能否出亮点,而非群众需不需要、实际方不方便;有的认为“建个大雕塑、盖个高楼”就是有政绩,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却忘了实绩从不是“面子工程”的点缀;还有的缺乏系统思维和长远眼光,推行工作急功近利、只顾局部不谋全局,甚至怀有“侥幸心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应付,直至小问题拖成大矛盾。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官本位”思想仍在作祟,与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必须坚决反对、及时纠正。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真正的“俊”,从来不是报表上的数字、媒体里的镜头,而是群众脸上的笑容、生活里的便利;不是上级眼中的“亮点”,而是群众口中的“满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多走田间地头、少坐办公室中,多听群众吐槽、少听书面汇报,真正沉到基层一线,摸清百姓生活的痛点、堵点与难点,始终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涵养“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把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的“潜绩”,稳步转化为支撑长远发展、泽被后人的“显绩”。要永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因已有成绩而懈怠、不因挫折失败而气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让每一份政绩都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

(南京市玄武区委党校 杨壮壮、区委组织部 何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