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严守节日作风“硬杠杠”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    

国庆、中秋将至,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坚守节点、寸步不让,坚决杜绝学习教育结束即“过关”等错误思想,毫不放松抓紧抓实作风建设。

放假不放松,过节不“过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一线,更需绷紧作风之弦,严守铁规矩、把住硬杠杠,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阖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温馨节日,也是“四风”问题的高发期,更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关口。一张看似普通的节日贺卡、一顿“增进感情”的聚餐、一份包装精美的土特产……这些节假日期间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作风失守的起点,若不及时警惕、坚决纠治,很容易演变为违规违纪的大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大力纠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形成有力震慑。作风建设从来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的徙木立信之举。节日不能成为放松要求的借口,团圆的氛围更不能成为作风“打折扣”的理由。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准作风建设新要求,始终保持思想上不放假、纪律上不懈怠的清醒自觉,真正做到过节不失节、过节更“守节”。

越到过节,越要绷紧廉洁弦。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这些通报的反面典型案例也警醒我们,在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肆意妄为。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典型案例为镜鉴,对照党纪党规具体要求开展“自我体检”,重点检视是否存在通过快递、电子红包等隐形方式收送礼品礼金、以“团建”“调研”名义变相公款吃喝等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节日作风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不违规”的底线要求上,更要通过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让传统节日蕴含的精神、价值与能量深入人心。以身作则,不搞铺张浪费、大吃大喝那一套,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同时,更加注重家庭家风家教,立好“廉节家规”,切实把廉的防线筑起来,正的风气树立起来。

节日放假,但群众的需求不“放假”;干部休息,为民的责任不“缺位”。对基层而言,节日临近既是开展走访慰问、排查安全隐患的关键节点,更是基层党员干部贴近群众、倾听诉求、解决难题的重要契机。给特殊群体送去节日慰问、排查辖区消防安全隐患、加强人群聚集处的治安保障,都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这并非要求基层干部必须“24小时连轴转”,而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做到节假期间履职尽责不打折、响应诉求不缺位。尤其针对节日频发问题,应当提前预判形势、谋划部署方案,主动靠前对接需求、及时跟进解决,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应急处置、困难帮扶等工作,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既让群众在节日团圆中感受温暖,更能拥有“找得到人、办得了事”的安心。

(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 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