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事务主义,指的是工作缺乏思考和方向,整日疲惫忙碌,但成效不彰,不仅消磨干事热情,更贻误事业发展。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要警惕“事务主义”的陷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真正提升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
以“弹钢琴”思维走出事务樊笼。“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忙碌是常态,但不可因埋头琐事而疏于抬头看路。若只是机械执行、照搬照抄,就容易陷入“忙而无功”的困境。基层干部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既善于统筹兼顾、以点带面,又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沉下心”学习,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提升战略眼光、培树系统思维,写好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抬起头”看路,紧盯上级决策部署,加强政策方针研究,分清事情轻重缓急,提前谋划、因地制宜,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进取”,从根本上扭转忙于事务、疏于思考的问题。
以“接地气”方式走实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陷入事务主义的干部,工作重心往往偏离服务群众的本质,长期在“夹心层”折腾,空对空、虚对虚,不仅难以解决真问题,还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要主动“走出去”,摒弃单纯靠听汇报、看材料的做法,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百姓,放下“官架子”、卷起“泥腿子”,坐矮板凳、说家常话,在面对面交流中感知百姓疾苦,在答疑解惑中传递政策温度。要把群众“请进来”,主动介绍工作情况,坦诚沟通实际困难,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让政策制定执行更贴民心、更合实际。唯有如此,才能找准工作着力点,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从“困于事务”到“服务群众”的转变。
以“务实功”作风走好奋进征程。面对新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基层干部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气神,不戚戚于眼前,不耿耿于声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能打破“事务主义”的桎梏。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拿“苦劳”当“功劳”,不把“痕迹”当政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创造“功成必定有我”的成绩,真正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要摒弃怕苦畏难心态,发扬钉钉子精神,既往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主战场”上靠,在“啃硬骨头”中练出“真功夫”,又要认准目标就坚定不移地干下去,杜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海州区委组织部 刘航先、海州区新坝镇 钟文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