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不吃“嚼过的馍”,坚持从“亲历亲见”中汲取“原汁原味”的智慧,奋力回应好时代呼唤、人民问卷。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毛泽东32天扎根一线调研后形成的《寻乌调查》,为革命时期土地分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际依据;焦裕禄踏遍兰考120多个村庄摸透“三害”规律,为科学防治风沙、建设绿色兰考奠定了坚实根基。这些生动实践充分表明,唯有不断在实践中强化亲知、在探索中积累真知,才能把握主动、精准发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习惯拾人牙慧。有的长期依赖二手资料,满足于在听汇报、看材料中“隔岸观花”;有的热衷于“拿来式”调研,对收集的调研报告进行“裁剪缝补”。这些行为,看似省心省力,实则看不到“原貌”、尝不出“原味”,易在信息“失真”中判断“失误”,最终贻误发展时机,透支群众信任,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调查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精度、工作的效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的惰性,在躬身实践中听真话、察真情、获真知。要在“走街串巷”中寻原味,经常迈出“机关大门”,到田间地头、社区楼栋、工厂车间去叩开“百姓心门”,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学习经验,更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直面问题,在“零距离”中掌握最鲜活的第一手信息。要在“细嚼慢咽”中品真味,以掘地三尺的执着探求就里,坚持多问一句、多查一步、多想一层,深挖细究实情,摸清问题症结,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在“消化吸收”中酿实味,灵活运用交换、比较、反复等方法,对调研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成熟可靠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存疑的问题持续跟踪深挖,务实针对性破解举措,让各项工作深深扎根于调查研究之中,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吃“没被嚼过的馍”,彰显的是胆识气魄,锤炼的是能力本领,检验的是务实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不断增强到一线的脚力、看问题的眼力、察民情的听力,在亲尝“原汁原味”中壮筋骨、长才干,方能成长为接“地气”更有“底气”的实干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赣榆区柘汪镇张媛媛、赣榆区委组织部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