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十五五”即将开启,面向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当乘势而上,既脚踏实地积累阶段性成果,更以系统思维谋全局突破,在持续巩固发展态势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在不舍微功中积累“小胜”。伟大事业往往始于微末。“十四五”征程中,无论是中国经济总量连跨三大台阶,还是成为世界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数突破400万件的国家,亦或是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体系……一项项硬核成果,印证了积微成著、久久为功的实践伟力。当前,无论深化改革、民生保障,还是科技攻坚、产业升级,都需下足“绣花功夫”,于细微处见真章、在持久中显成效。党员干部既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把握好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辩证关系,深耕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以扎实积淀筑牢未来发展根基;又要摒弃消极懈怠的躺平姿态,把群众“心上事”当作“上心事”,深入矛盾突出处,追根溯源摸症结、集中力量通堵点,为下一步发展创造更优条件。
既抓住重点,又谋划全局,在整体协同中转化“大胜”。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指头弹钢琴”作比,生动阐释了统筹兼顾、抓主抓重对干事创业的重大意义。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承上启下关键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更需党员干部紧跟党的步伐、紧扣中心大局,在平衡各方、协调主次中稳步向前。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埋头干活与抬头看路并举,自觉将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思考谋划,主动观大势、精于算大账,对各类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要善于牵住“牛鼻子”,找准落实规划的突破口,将有限资源精准投入关键环节,及时提炼民生难题化解、技术难关突破等局部“小胜”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聚势。
既向过往“取经”,又破定势“窠臼”,在依靠群众中发挥“胜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员干部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通过深入调研将政策精准送达群众,根据民声反馈及时优化方法,力争将民生工程变为有口皆碑的“民心工程”,努力把发展新篇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中。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通过身边治理难点,激发群众议事热情,通过民意“直通车”、网络问政平台等新载体,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将群众的“金点子”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将基层智慧有效融入政策落实环节,在众志成城中巩固“大胜”优势,携手将关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变成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 杜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