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党委书记言论:坚持系统思维,激活年轻干部“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人民论坛网   点击    

年轻干部是基层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坚持全方位选苗“储”才、全流程壮苗“育”才、全周期护苗“用”才,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厚植沃土、搭桥铺路。

统筹兼顾,下好梯队建设“先手棋”。年轻干部储备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必须立足长远、系统谋划。拓宽广度择人。构建“入口补充—日常发现—实战优选”协同储备机制,聚焦发展需求和专业岗位缺口进行公开招录与内部遴选,及时补充事业所需的年轻人才。将优秀年轻干部发现识别嵌入干部考察、年度考核、无任用推荐等日常工作中,动态掌握实绩突出、口碑好、潜力足的“好苗子”。严把准度识人。紧扣年轻干部表现特征和工作实际,灵活运用“个人述、组织谈、实绩研、分类判”相结合模式识别干部,拓展“政治素质、专业特长、潜力能力、服务群众、行事作风”五类指标考察内涵,全面掌握干部德才素质,并形成可量化的“履职评分表”,推动干部评价由隐性特征描述转向显性实据支撑。突出梯度育人。为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人一档”,动态记录教育培训经历、岗位历练情况、项目攻坚表现、群众评议反馈等信息,并按照干部能力成熟度划分梯级储备库,即对潜力型干部,侧重岗位训练与业务拓展;对成长型干部,有计划安排急难险重任务“压担子”;对成熟型干部,放到重要、吃劲岗位上释放潜能,确保干部成长有路径,组织选择有空间。

铸魂赋能,锤炼履职尽责“真本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针对年轻干部学历高、经历少,热情有余而韧性不足的特点,需注重在实践中摔打磨砺。以“训”夯基。聚焦事业需要和群众期盼,建立“精准化需求对接+专业化课程设计+实战化能力培养”三维培训模式,重点围绕基层党建、物业管理等主题,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一线蹲点等教学方法,针对性提升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确保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以“带”传智。深化双导师帮带机制,由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思政导师、优秀社区书记担任导师,指导年轻干部每年至少开展1次调查研究、走访1家辖区企业、联系1户困难群众、攻坚1项重点工作,“手把手”传授工作方法。将“融入式”考察嵌入帮带实践,突出导师评成效、学员述过程,确保“帮”有所成、“带”有所获。以“炼”提能。构建“攻坚式、蹲苗式、轮转式”复合淬炼机制,由部门点题发榜、干部主动揭榜、组织统筹点将,安排年轻干部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安全隐患整治等重难点任务,在急难险重一线锤炼“铁肩膀”;对工作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安排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岗位轮换,全面拓宽视野格局、涵养复合能力。

量才授职,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水”。用当其时,人当其位,方能激发最大潜能。动态平衡“供”与“需”。依托梯级干部储备库,经常性察实绩、议岗位、盘干部,开展“岗位胜任力-干部成熟度”评估,坚持“成熟一批、使用一批”,将潜力大但需补强的年轻干部安排到副职岗位锻炼,把经过实践考验、各方面均成熟的年轻干部放到正职岗位扛旗破难,推动干部个人成长与基层事业发展同频共进。精准匹配“人”与“岗”。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综合干部专业背景、能力特长、经历经验与岗位需求,强化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既压担子,也搭梯子,既看当下表现,也观长远潜力,不因才小用而浪费潜能,也不因位不适而消磨锐气,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动态流转中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释放。科学统筹“管”与“用”。织密监管网络,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接访等渠道作用,掌握年轻干部生活作风和工作状态,对政治不坚定、工作不担当、能力不适应、作风不扎实的干部及时调整;同时,对新提拔、关键岗位年轻干部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关注其成长轨迹,动态更新实绩档案,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无锡经开区华庄街道党工委书记秦仲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