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尊老敬贤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老党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资源。各级党组织须充分挖掘“银龄”力量,引导老党员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找准定位、发挥所长,为发展大局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动能”。
树榜样、铸信仰,让精神力量代代相传。水声学科的开拓者杨士莪,92岁高龄仍坚持站着给学生讲课;山东青岛老党员钟平,90岁高龄仍全身心投身军休党建工作,组织活动近百场;福建安溪97岁老党员薛世浩,二十年间用数百场报告让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但老党员们无私奉献、实干担当的精神力量,始终引领着党员干部接续奋斗、矢志向前。深挖先进事迹,与老党员一对一深度访谈,围绕“真实经历、真情实感”制作宣传片,用老党员的原声讲述、真实场景还原,呈现其奋斗历程。打造实境课堂,与老党员或其后人沟通党课主题与内容,将党课场地从会议室搬到红色纪念馆、老党员工作单位等实地场景,策划“情景互动”环节,让党员干部充分汲取精神力量,把初心与使命融于岗位、融于日常。
搭平台、促作为,让银发力量熠熠生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上海“老杨树宣讲汇”团队以深厚理论功底唱响城市发展“大合唱”;浙江“龙山银龄”党支部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社区平安;江苏“老农技”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十余载……老党员实践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是推进事业发展、加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银色智库”。充分挖掘群众威望高、专业能力强的老党员,通过“老党员智囊团”“银发讲堂”“夕阳红调解室”等形式,为老党员发挥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搭建载体,鼓励其在矛盾调解、社区发展、文化传承等工作中献计出力。通过建立健全“银青结对帮带”机制,选派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的老党员,与年轻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压担子、指路子,将优良作风、工作方法、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助力年轻干部锤炼党性、增长才干。
优服务、暖人心,让组织关怀处处到位。老党员们将毕生心力倾注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应得到呵护与尊崇。唯有做好精准服务与正向激励,才能激发广大老党员的奉献热情,切实增强他们在政治上的荣誉感、组织上的归属感、生活上的幸福感。在生活上做实关心关怀,组建以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网格员为主体的爱心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走访、组织专题座谈等方式,倾听老党员的想法与诉求,给予尊重与关怀。建立健全困难帮扶机制,加强对高龄、独居、患病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党员日常巡访,提供助医、助行、助急等暖心服务,让他们真切感受组织温暖,共享发展成果。注重精神激励与价值彰显,通过颁发纪念章、举办荣退仪式、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老党员、学习老党员、关爱老党员的浓厚氛围,切实激发老党员散发余热的内生动力。
(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 秦梦钰、刘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