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党委书记言论:党建领航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千头万绪,高质量党建引领是根本。乡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沿作战部”,必须切实增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组织振兴、干部奋进、兴业富民上系统发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聚力组织振兴,打好强基固本“组合拳”。乡村全面振兴,首先离不开组织振兴,必须紧紧抓住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严密体系筑根基。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不断织密产业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领域组织网络,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镇村全面覆盖。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镇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机制,切实将“基层末梢”打造为“振兴前哨”。减负松绑提效能。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规定,创新推进统计数据“一套表”、党建民生“两本账”模式,扎实做好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落实,不断规范村级组织履职事项,支持和引导村级组织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来。建强阵地惠民生。扎实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统筹社会保障、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中介服务等各项工作,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确保群众有事就近办、随时办、马上办和“最多跑一次”,在强化为民服务中既聚人气、更聚人心。

聚焦干部奋进,下好选贤任能“关键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必须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在选育管用上持续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抓选用强活力。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认真筹备村“两委”换届工作,更加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本地致富能手、优秀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培养村级后备人才。抓培训提能力。立足乡村工作实践,围绕产业发展、群众工作、应急处突等,常态化举办专题培训,定期开展互学互鉴,积极组织外出学习、挂职锻炼,不断增强镇村干部推进“三农”工作的能力本领。抓激励添动力。建立健全镇村干部综合评价和结果运用机制,让村干部在岗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离任有生活保障,不断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严管增定力。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相关规定,严肃查处和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以干部的“廉洁履职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满意指数”。

聚效兴业富民,做好提质增量“大文章”。产业兴旺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基础。必须将兴业富民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攻方向,不断提质量、拓增量、扩总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深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招引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特色种植规模化、智能化,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化、品牌化。着力发展多元产业。采取“一村一策”发展策略,常态化开展闲置资产和“沉睡”资源清查利用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电商直播、手工经济、中介经济等。借鉴“淄博烧烤”、“村BA”等成功经验,依托现有项目资源,创新发展特色文旅经济,着力打造优质、可持续的乡村文旅新IP,推动“人气流量”转化为“振兴增量”。凝聚强村富民合力。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统筹整合力量资源,持续深化“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和“村企联建”、“村村结对”等发展模式,探索推进农业产业链党建,让群众从“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受益人”,切实做到兴一个产业、强一村经济、富一方百姓。

(滨海县界牌镇党委书记 吴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