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以点带面”莫成“以点代面”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党的生活   点击    

“以点带面”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方法,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但从工作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和单位热衷于“以点代面”,“试点先行”被机械地理解为打造“盆景”,“典型引路”被简单地异化为吸引“眼球”。乍一看,“点”上热热闹闹,但“面”上却冷冷清清,难以复制推广。

“以点带面”和“以点代面”虽一字之差,本质却大不相同。“以点带面”是通过点面结合、由点及面的方式,循序渐进推动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体现了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以点代面”则是试图用一个或几个“盆景”“样板”来替代全面工作,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最终本末倒置、背离初衷,导致工作实效大打折扣。相比之下,“以点带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把上级要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工作。而“以点代面”是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只注重在“点”上大做文章,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把“点”搞得红红火火,使其在检查考核评比中闪亮登场,让检查者观“点”而窥“面”。

究其原因,“以点代面”问题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跑偏,重显绩而不重潜绩,重包装而不重实效,片面地认为抓点“投入少、产出高”,抓面“周期长、见效慢”,挖空心思“抄小道”“走捷径”,铆足了劲求“快”,千方百计想“显”。长此以往,不仅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歪风,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风险和隐患,也会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抓“点”只是手段,带“面”才是目的。一方面,党员干部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持续往高处站、向实处转、朝深里推,把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放到“抓基层、打基础”上,把落脚点放到“把方向、聚人心”上,切实树立“好样子”、拆除“花架子”、不留“烂摊子”。另一方面,须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多做一些“实惠盆景”“经验盆景”,引领带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当然,对那些暂时无法在面上推开的做法,也不要简单否定,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符合实际的“盆景”多了,同样可以“满园春色”。

(宿迁市委组织部陈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