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干部考察要坚持“长期主义”
发布时间:2025-11-1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干部考察是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为选贤用能提供重要依据,考察识别干部并非“一锤子买卖”,突击式访谈、片面化评价难以全面掌握干部真实表现。健全知事识人体系需秉持“长期主义”,以平时之功耐心勾勒干部“全息影像”,切实把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知事识人务必知根知底,需全方位、多维度审视干部成长轨迹。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得人之道,首在识人。组织部门既要练就慧眼识英的识人能力,更要建立科学立体的评价体系,聚焦政治素质、工作实绩、担当能力、品行作风、廉洁自律等重要方面,清单式记录履历特征,综合研判岗位历练、培训挂职、荣誉表彰等各类要素,形成个人评价档案,实现综合素质可感知、能比较,确保及时发现识别政治过硬、潜力突出的好干部。

考察了解力求功在平时,干部德才素养、担当实干需靠纵深比较印证。年轻干部成长不是匀速直线,不能贴标签、下定义。在现实工作中,有人深耕基层摸爬滚打实现能力跃升,有人在“压担”“蹲苗”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后完成思想蜕变,但也有人沉浸在“结构性人选”的抢先一步中沾沾自喜,最终反而昙花一现、泯然众人。干部成长的动态性决定了考察识别不能急于一时、简单定论,要以长远视角、动态眼光跟踪审视,看清本质、识准内涵。需保持“长期主义”耐心,辩证看待一时一贯表现、显绩潜绩作用,既关注“高光时刻”,也掌握日常表现,在纵深比较中看进步幅度、观担当成色、评潜力后劲。

考准是方式,用好才是目的。选人用人过程中,有人误认为考察只是提拔前“临门一脚”,有人觉得谈话内容“无足轻重”,这些误解往往影响考察质效。实际上,考察识别干部是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的基础性工作,考察结果不仅关乎干部个人发展,更关乎事业兴衰成败。用好考察结果,需树立“长期主义”导向,将考察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紧密结合,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使用,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纠正,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让考察结果真正成为选贤任能的“指挥棒”,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真正实现“以考识才、以用赋能”。

(丹阳市委组织部 吴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