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征程 新担当 新气象
扬州:在“排忧解难”中培养年轻干部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    

“虽然经常得不到信访人的理解,但是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后的一句感谢又使我热情满怀,再次投入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中去。”扬州市一名刚结束信访挂职的年轻干部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段忙碌而充实的实践经历使他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2009年以来,扬州市始终坚持把信访一线作为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连续16年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一线挂职锻炼,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与加强信访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着眼所需择优“选”。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市级机关35周岁以下正科职干部,优先考虑基层工作经验相对薄弱、从事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直接接触群众相对较少的有发展潜力的同志,分批选派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1年。每批次挂职干部中优秀年轻干部库人员占比均在80%以上,同时兼顾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党外干部,努力在服务引导群众、解决信访问题、应对复杂局面中提升年轻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打造一批能用在关键岗位的“多面手”。

压担蹲苗精心“育”。每批挂职干部到位后,首先进行一周的业务知识集中培训,同时为每位挂职干部安排1名信访工作经验丰富的副局长担任导师,帮助尽快适应信访工作节奏、掌握工作窍门。坚持多岗位轮训,明确规定每位挂职干部在信访窗口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其他时间在信访局内设处室轮岗,全流程参与接信接访、信访问题调查研究、疑难信访督查督办等工作,有重点地参与处置1—2件与原单位相关的信访积案,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多方齐抓立体“管”。建立信访挂职年轻干部管理定期沟通机制,明确市委组织部、市信访局和派出单位三重管理责任。市信访局履行日常管理责任,每月至少开展1次全覆盖式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挂职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振工作状态。派出单位做好工作脱钩、后勤保障等工作,保证年轻干部“全挂”“实挂”。组织部门坚持“一人一档”建立实践锻炼动态档案,月抽查、季汇报、期满考核,并按照30%的比例单独进行考核评优,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跟踪培养及时“用”。建立健全信访挂职干部跟踪管理机制,完善信访挂职干部信息库,定期跟踪了解有信访挂职工作经历的同志的最新工作表现。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原则,及时将经过信访历练、综合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合适岗位大胆使用,市级层面选派的148名信访挂职干部已提拔使用81人,其中前5批68人中,已提拔使用47人。

(扬组轩